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時事評論:我們能接受核能發電的負面影響嗎?

有關十二月中旬的公投議案,其中一項是「您是否同意核四啟封商轉發電?」先不論核四是否蓋在「斷層線」上,或是核四工程品質是否優良或是否一直無法通過原能會的安全檢查,在媒體上看見支持核能發電的理由,大概有幾種論調,首先是核電是成熟的發電技術,安全無虞;還有一些則認為歷史上核災事故皆肇因於「政治因素」而非工程缺陷;更有些輿論認為反核者在散佈恐懼等。           過去核電被視為潔淨能源之一,可能它是現階段是除燃燒化石燃料以外,唯一可以穩定大量發電的技術,且發電過程不會產生二氧化碳,對於減低碳排放有直接的益處。目前的綠能發電如太陽能、風能、水力等,仍有其不穩定性,尤其對天候狀況敏感度太高,無法作為電網的基載電源。若基載電源不倚靠核能發電,依目前技術,仍要倚靠火力發電支援(如:燃煤發電、燃氣發電、燃油發電等技術),但這麼一來又會造成溫室氣體排放。          既然核能發電可靠、高效,且具有減碳的益處, 那又為何要反對核能發電呢?以下有四個理由: 一、核能發電成本被低估           台灣地狹人稠,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地點選擇困難,雖然核廢料儲存廠有完善的安控措施,科學與工程上也能保證不會有幅射外洩,但現階段沒有任何縣市鄉鎮願意與核廢料為鄰。可能導致核廢料最終要運往國外處理,核廢料最終處置造成的支出其實也相對增加了核電廠的營運成本。           福島核災後大面積的土地受放射線污染,處置費用換算已高達新臺幣六兆元以上,超高額的災後復原費用也應計入成本,如逐年編列風險準備金。若計入風險準備金,則目前核能發電成本已被低估。 二、核分裂反應具有不穩定特性           目前技術可達的核能發電為核分裂技術,靠核分裂產生中子,中子又衝撞其他原子所產生的連鎖反應的巨大能量來發電。控制核分裂反應速度讓它不致於失控,主要是靠插入反應堆中,可以吸收中子的控制棒。所以我們必須不停監控反應堆的狀態,決定要插入多少控制棒,插入太多控制棒會造成核分裂反應停止,插入太少又會造成反應爐失控爆炸。           又核分裂反應時,要透過水來帶走反應爐的熱能,透過沸騰的水蒸氣推動氣輪機發電。這個時候如果進入反應爐的水太少,也會造成反應爐爐心熔毀爆炸。           由此可見核能發電非常需要精密控制,只要有一個環節異常都可能產生嚴重連鎖反應導致反應爐失控熔毀爆炸。 三、核放射線污

去台中大雅看黃熟的小麥田

小麥是溫帶地區的作物,占全球糧食來源約兩成。不耐溼熱的小麥,收成期間最好不要下雨,否則可能使麥粒提早發芽,讓收成的品質下降;再者,太溼熱的環境也會造成麥粒蛋白質含量下降,造出的麵粉筋度較低,用途有限。

台灣僅存的日本神社—桃園神社

西元1937年,中國(中華民國)政府正式對日發動戰爭,後於1945年同美國、英國向日本發出波茨坦宣言並重申開羅宣言,命日本無條件投降。盟軍的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依美國總統杜魯門指示發布《一般命令第一號》,要求日軍向代表同盟國的將領投降,同時授權蔣介石委員長在中國、臺灣和越南北部接受日軍投降。

終於在普諾民宿近距離看到安地斯山脈的羊駝了!

抵達普諾後,我們下榻在位在普諾市區旁邊山坡上的民宿—Mirador del Titikaka,這家民宿如同其名,視野極佳,可以從遠處眺望湖景。恰好這家民宿的主人也飼養羊駝,讓我們可以好好來個親密接觸一下啊!據維基百科記載,全市界90%以上的羊駝生活在南美洲的祕魯、智利的高原上,這幾天我們多見到羊駝們在遠處吃草,都還沒有機會親密接觸呢!

[食記] 鶯歌。穎村食光—簡單的滿足

週末假期與友人在鶯歌車站附近巷裡的在地小店小聚。餐館的名子是「穎村食光」,在鶯歌文化路217巷子內。店名取名「食光」,讓人聯想到日本電影「 小森食光 」裡與自然連結的場景,以及所提及取自自家栽種食材與烹調,這些元素都有著和諧溫暖的感受。

到八斗子看海

帶著相機,到八斗子看海。火車停在浪濤拍打的海岸,柴油煙味襲來,我循著岸邊走,見著一間咖啡店。海邊的咖啡店裡燈光昏暗,大概還沒開始營業,探頭進去問,老闆也沒多說什麼,隨即就把門口的小折移開,把燈光點亮,就像在歡迎我們就座。

搭乘Inka Express從庫斯科到普諾,秘魯國道PE-3S沿路玩

隔天一早,搭上Inka Express的遊覽車從庫斯科(Cusco)前往普諾(Puno)。我們選擇搭乘 Inka Express 的理由很簡單,因庫斯科到普諾距離約四百公里,搭車大概要6~7個小時,Inka Express有隨車導遊,除會停留延路上的景點外,還會對當地風土民情做簡單介紹,到景點下車走走參觀,除了有減輕疲勞的優點外,亦增添旅途的趣味。而位置寬、坐椅舒適也是其優點。

夜之庫斯科有種寧靜的神秘感—從薩克塞華曼(Sacsayhuamán)走回市區的路上

薩克塞華曼是庫斯科城周邊的建築遺跡,據說是Killke文化在西元1100年左右建造,與 奧揚泰坦博 一樣,有著切割工整完美嵌合的古牆。該處位在庫斯科市旁的小丘上,從市中心武器廣場步行約半小時可抵達,或是搭計程車五到十分鐘,在今天午飯結束之際,成為我們下午散步地點之首選。此處除了看遺蹟外,也可在此眺望庫斯科市景,可達性之高,加上視野之好,成為觀光客必來的小景點。